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优质小说阅读网 > 现代都市 > 畅读精品成了大明长孙后,他被迫继承皇位

畅读精品成了大明长孙后,他被迫继承皇位

情绪的面具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主角:朱烨朱元璋   更新:2024-03-23 18:4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烨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畅读精品成了大明长孙后,他被迫继承皇位》,由网络作家“情绪的面具”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

《畅读精品成了大明长孙后,他被迫继承皇位》精彩片段


一直等到蓝玉三人带着自己府中的人远去了,登记完粮食数量的朱烨才后知后觉。

“怎么不吭一声就走了呢,都没问他们姓名,谢都没地方谢。”

“哎,算了,有缘反正还是会相见的。”

朱烨拍了拍脑门,又投入到安置流民的工作中去了。

因着朱烨这里是最早救济流民的地方,口口相传,不断地有流民前往朱烨的盐矿以求庇护。

朱元璋虽然人在宫中,但是锦衣卫派出的眼线却一直分布在盐矿的四周。

“怎么样,有流民闹事吗?”

朱元璋看着匆匆赶回来的蒋瓛,担心朱烨年轻,没有足够的魄力去镇压住那些人。

此时的朱元璋有些后悔自己竟然将这等难缠的差事,就那么交给了朱烨。

连个帮忙的人都没指派给他。

“无碍,陛下,虽然有几个闹事的,但是大爷已经镇压住了,现在盐矿一切井然有序,赈灾安置的工作有序进行中。”

蒋瓛将盐矿所发生的事情一一告诉朱元璋,心中全是对朱烨的佩服。

哪怕这事交给任何一个经验丰富的官差去办,都不能做到朱烨这般的效率和成果。

朱元璋知道朱烨能力不凡,但是赈灾救民这种事情,放在一个丝毫没有经验的少年身上,能够做到这般妥善,真的让他震惊万分。

况且,不仅仅是单靠武力,朱烨竟然还知道恩威并施。

朱元璋心中对朱烨的赞许和满意更加提高了一个层次。

这简直是天生的帝王之才,是上天送给他的大礼。

朱元璋神清气爽,立刻唤蒋瓛前来:“还是得给他找两个人保护,不能事事都要让他亲力亲为,要是把咱大孙累着了可怎么办。”

思虑再三,朱元璋心中决定了人选:“你去让曾凡曾毅两兄弟去跟着他,务必保证他的安全,有事一概上报。”

曾凡和曾毅是蒋瓛一手调教出来的锦衣卫,两人是亲兄弟。在办事上有一定的默契。

蒋瓛将朱元璋的话告知兄弟两个,但是两个兄弟并不是太想去。

“大人,我等皆为锦衣卫效命,如今将我们敢去护卫一个毛头小子,我不服。”

曾凡是两兄弟中的大哥,也是个直来直往的性子,有什么就说什么。

他一直跟在蒋瓛的身边,替蒋瓛分担解忧,如今却被蒋瓛一句话,都从锦衣卫赶了出去,他当然不愿意。

“大哥,大人这般做,必然是有原因的,我们只要听命便是。”曾毅向来是个唯命是从的稳重人。

“曾凡,你说的什么屁话,这是皇上的命令。你敢不听?”蒋瓛虎目一瞪,不满的看向曾凡。

因为这两人是自己从外面捡来,从小带大的。

所以蒋瓛对两个人多少多了份宽容。

否则在锦衣卫内,敢违抗他,只有死路一条。

也就曾凡有这个胆子,敢跟自己犟一嘴。

“我就是不服,没事去保护一个小子干什么,要是我哪里办事不利,被皇上赶出了锦衣卫,我也无话可说。”

“可是,我又没做错事,怎么说让我走就让我走。”

曾凡不服气的说道,觉得自己明升暗降,根本就是被皇上赶出了锦衣卫。

“你懂个屁。”蒋瓛怒斥,又不能将朱烨的身份暴露:“你们去了便知,那郎君可不是池中之物。”

“让你去你就去,跟着他,可比在锦衣卫威风。我告诉你,这事给我办不好,我让你这辈子回不了锦衣卫。”

说罢,蒋瓛便不理会两人,甩袖离开。

见蒋瓛真的生了气,曾凡讪讪闭了嘴,但是满脸还是带着不高兴。

“好了,大哥。皇上和大人既然下了命令,我们自然不能拒绝。先去便是。”

曾毅拉起自己的大哥,拖着半推半就的曾凡便来到了蒋瓛所说的盐矿山来。

结果到了盐矿山,找了个人打听,才知道朱烨此时并没有在盐矿山,而是出去采购东西了。

“哼,我倒要看看是个什么人,还得让咱两兄弟来看护。”曾凡一屁股坐在空地上,随手抄了根干草叼进嘴里。

看着此时毫无形象窝在那里的曾凡,曾毅叹了口气,也无可奈何的在曾凡的身边坐了下来。

“你们在这干啥呢,不是说好了,但凡在这里安置下来的人,都去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你们俩在这里偷懒,今天的饭还想不想吃。”

朱烨刚带着才买的东西回到盐矿山,便看见两个人悠闲的呆坐在那里。

还以为是两个好吃懒做的流民,顿时就气不打一处来,看着这身强体壮的样子,哪里像是流民。

肯定是不知道哪里得来的消息,来这里白吃白喝混粮食的人。

朱烨最是看不起这种赖皮,明明有胳膊有腿身体力行,却好吃懒做,混吃等死。

看着躺在地上的那个男人那副无赖的样子,朱烨便气不打一处来。

虽然想将地上的男人拽起来,但是朱烨怀中抱满了东西,只能怒斥道:“你去把这些东西搬过去。”

“去你大爷的,你谁呀你,竟然敢吼我。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吧。”

曾凡本就因为自己被赶来保护一个毛头小子而窝了一肚子的火,此时就如同被点着了的炮仗一般,一下窜了起来。

揪住朱烨的衣领子,曾凡满脸怒色:“今天爷爷就让你知道爷爷的厉害。”


下了碗面条,朱烨安慰自己疲惫的身心,打算明天说什么都得去集市上买些食物回来。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饭都吃不饱,哪来的力气干活。

蹲在屋里嘬着面条,看着自己提炼出来的精盐,朱烨心中慢慢的自豪感。

就是不知道这些盐能换来多少银子,看来明天一早,去集市上的时候,还得拐去盐使司问问价格才是。

打定了主意,朱烨将精盐细细的收好,这才熄灯熟睡了过去。

第二日,朱烨买了一个大点的牢固的竹筐,又补给了一些粮食蔬菜,这才慢悠悠的来到了盐使司。

“大人,行个方便,我想问问现在的盐价如何?”

朱烨递给盐使司一个吏目一些碎银,笑呵呵的问道。

“一斤食盐现在在官府的售价是三分五厘,收购的价格是出售价格的三成。”

吏目扒拉着手心里的碎银,漫不经心的回答。

“差那么多?”朱烨诧异。

“嗯?干啥,你是买盐还是卖盐?”吏目不屑的看向朱烨,丝毫没把眼前的小郎君放在眼里。

“我想卖盐。”朱烨如实回答。

“小兄弟,卖盐,你有商籍吗?”吏目换了个慵懒的姿势靠在门边,看向朱烨问道。

“在下是商籍。”朱烨见状,也不在乎。

“是商籍把食盐卖给官府,就不算走私,不过我可提前告诉你,这盐价虽低,但是你也只能卖给官府。”

“若是你私下高价卖盐,被发现了,小心定你个贩卖私盐的罪,到时候,有钱脑袋也保不住了。”

吏目见朱烨犹豫,开口提醒道,语气里多少带些威胁。

“是,是,这个我自然知道,肯定是要卖给官家的。”朱烨赶紧应到,生怕被误会了,无端招惹是非。

告别了吏目,转身离开盐使司。朱烨在回去的路上,心中一直盘算着吏目的话。

就算是少挣些,也比贩卖私盐进大牢要强。

目前虽然自己提炼的精盐少,但是第一次制盐找到了门窍,接下来制盐的工作就会容易许多了。

产量和效率大大提升以后,就算给的钱少,也是一笔不容忽视的收入。

剩下的几天,朱烨旁的事情也无心,一门心思的捡石头回家提炼精盐。

转瞬六天过去了,朱烨整理了一下,粗略的估计自己制造的盐也有六百斤左右。

这是这个数量,单靠人力是别想运到盐使司了,只能出门雇了牛车。

原本车夫看见朱烨要运那么多东西,还想帮忙搭把手装车,结果还没等他上手,就发现朱烨已经如同拎鸡一般,一手一个麻袋将东西装上了车。

一连十多个装满食盐的麻袋装好,朱烨大气都没喘一下。

在得知朱烨是要送六百斤食盐去盐使司,车夫的眼睛都瞪大了,十分佩服这个看起来瘦弱但是却臂力惊人的小郎君。

拉着这些食盐,在车夫小哥崇拜的眼神下,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很快来到了盐使司。

今天还是那日朱烨贿赂的小吏目当差。

看见朱烨前来,小吏目想起那日朱烨给他的碎银,又不由自主的看向朱烨,还想着朱烨能懂事些给他些好处。

这样可能待会称重的时候,自己能多给他报上几斤,让朱烨多赚一些。

见朱烨似乎并没打算对他有所表示,小吏目微微皱眉,暗道这郎君真是没眼力劲。

不耐烦的打开朱烨送来的麻袋,小吏目顺便瞪大了眼睛,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这?这……是盐?”

小吏目简直不敢相信自己亲眼所见,这白花花的精盐,自己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精细的食盐如同雪一般,比起周围其他商贩带来的夹杂着各种颜色的粗制盐巴,朱烨的精盐简直是鹤立鸡群一般的存在。

吏目伸手抓起一小撮,放进嘴里,满嘴的咸香溢满口腔。

对于吃惯了粗盐的小吏目来说,这简直是一种极致的体验。

小吏目眉头微皱,有些后悔自己的品尝了,尝过这种极品精盐之后,那些粗盐还怎么能入口。

不过小吏目也知道自己不能耽误正事,赶紧扭身跑进司内,又叫了几个人过来。

几个人出来之后,看了眼朱烨,这才把目光放在麻袋里的食盐上。

围着朱烨的食盐指指点点,又嘀嘀咕咕一番之后,有个年纪大一些的吏目才站出来

“这盐是你的?”

吏目看着朱烨上下打量了一番。

“回大人,正是在下的。”朱烨恭恭敬敬,并微微侧身让出了身后的几个麻袋。

“小郎君,你的这些好盐,我们全都要了。不过我们没有收过这般精细的食盐,你稍等,我得去问问盐使官,再给你定价。”

得到朱烨的应许,老头这才拿着盐碗盛了些许精盐进了盐使司内。

没多久,一个提着裤子,穿着半个鞋的绿袍官吏急匆匆的从屋内跑了过来。

“郎君,你这盐有多少,我收多少,以后只要有盐,尽管送来。价格我在三成的基础上再给你提上两成。”

绿袍官吏跑的急,头上汗水淋漓,笑的眼都眯成一条缝了。

“好的,那在下就谢过大人了。”

朱烨提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最起码,比三成的收价已经高了很多了。

随着吏目取了钱,朱烨看着手中的银票喜上眉梢。

这些可都是真金白银呀。

也说明了朱烨离着自己构想的商业帝国更近了一步。

临出门的时候绿袍官吏还不忘将朱烨送到盐使司门口,偷偷地问上一句:“郎君,你这盐巴,从哪里得来的?”

朱烨收起手中的银票,看向官吏,只是微笑不语。

绿袍官吏见朱烨不说话,这才恍然大悟:“是我唐突了,郎君莫怪。”

“日后若是还有这般好盐,尽管送来。”

官吏叮嘱了朱烨之后,看着朱烨离开的背影,脸上乐开了花。

这等好盐,若是当做贡品送去宫中,得到赏识,那么自己平步青云便指日可待啊。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