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优质小说阅读网 > 现代都市 > 精品文大唐闲人:我在后宫吃软饭

精品文大唐闲人:我在后宫吃软饭

画凌烟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军事历史《大唐闲人:我在后宫吃软饭》目前已经全面完结,李倓李亨之间的故事十分好看,作者“画凌烟”创作的主要内容有:平门和延兴门的东西大街宽55米,其余五条大街的宽度都在100米以上。明德门内的朱雀大街,宽度更是达到了150米。李倓又是一阵感慨,看来史料没有骗人啊!他又瞥了一眼街道两边,两边各自都有宽约莫两米多的排水沟,这也是长安城的标配。另外,一到春夏,长安城各个街道两侧绿树成荫。连水渠两岸都住满了护堤树,所以唐人......

主角:李倓李亨   更新:2024-05-12 23:3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倓李亨的现代都市小说《精品文大唐闲人:我在后宫吃软饭》,由网络作家“画凌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大唐闲人:我在后宫吃软饭》目前已经全面完结,李倓李亨之间的故事十分好看,作者“画凌烟”创作的主要内容有:平门和延兴门的东西大街宽55米,其余五条大街的宽度都在100米以上。明德门内的朱雀大街,宽度更是达到了150米。李倓又是一阵感慨,看来史料没有骗人啊!他又瞥了一眼街道两边,两边各自都有宽约莫两米多的排水沟,这也是长安城的标配。另外,一到春夏,长安城各个街道两侧绿树成荫。连水渠两岸都住满了护堤树,所以唐人......

《精品文大唐闲人:我在后宫吃软饭》精彩片段


既然李亨又不听他的劝,他也懒得自讨苦吃。

历史上的李倓也劝了李亨不要用李辅国这个死太监,李亨不听,导致大唐出现太监掌兵权的局面。

臭名昭著的宦官干政就始于李亨时代。

回百孙院后,李倓继续过着他安逸的郡王生活。

平日里喝酒、骑马,没事还去长安城闲逛闲逛,朝堂之上发生了什么事,李倓充耳不闻。

对于现在的他来说,也没有力量去参与到政务中。

至于安史之乱,那不是简单的叛乱,其根本原因是累计数代的阶级矛盾爆发,是群体事件。

群体事件是有巨大的惯性的。

平时在街头售卖一份商品,已经不简单,调和群体矛盾,难一万倍不止。

作为从小接受过唯物史观的穿越者李倓,至少不会天真幼稚地认为,提前做掉安禄山,或者让李隆基提前退位,就可以避免安史之乱。

退一万步说,干掉安禄山和提前让李隆基退位,这两件事,都是当今这个世界最难的事情。

一个被严密监控起来的郡王,别说干大事,稍微有点异动,都会被报到李隆基那里。

千万不要怀疑李隆基的心狠手辣,当年一日杀三子,其中还包括太子,这在古代帝王也是很少见的。

他这个皇孙算什么,李隆基要杀他,和捏死一只蚂蚁没有区别。

倒是这副身体本身的力量十分了得,骑术精湛,臂力过人,反应迅猛。

难怪史料记载说,建宁郡王文武双全,在安史之乱中多次击败叛军。

历史上的李倓才华横溢,有李世民之资,被杀当然不是因为蠢,而是因为没有像李世民那种的势力集团。

所以才华横溢反而成了催命符。

此时穿越者李倓,心里想着,如果自己以后不想被李辅国那个死太监端药,也只能发展自己的势力集团。

像李世民那样,一旦有了自己的文武势力,他李亨还能怎样?

所以,最关键的还是自身的势力啊!

五天后的一个早晨。

“郎君,您要的牙刷。”张旸呈递上来。

李倓立刻接过来,仔细看起来。

牙刷柄是用木头做的,打磨得很精细,上面还有漂亮的花纹。

牙刷毛则是洗干净的猪毛,猪毛扎进去的地方,用细丝线缠绕、固定,很结实。

牙膏暂时没有,那就用盐水。

等刷完之后,李倓感觉整个人都舒服了。

虽然这牙刷与21世纪的没法比,可总算是把牙齿好好刷了一遍。

他不由得感慨,人类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本质还是离不开人的日常生活必需品。

转眼又过了五天,这一天傍晚,深青色如同水墨一样慢慢在天空中流淌,早春的风依旧冷冽。

宵禁刚刚开始,外面也逐渐安静下来,张旸屁颠屁颠跑来。

“郎君,郎君。”

“嗯?”躺在榻上发呆的李倓一动不动,不知道在想什么。

“您要的纸造好了。”

李倓立刻起身:“造好了?”

这才几天?

不应该吧?

张旸呈递上来一张制作好的卫生纸。

李倓激动地接过来一看,愣了一下,心中立刻一万只草泥马在狂奔。

这是什么鬼?

上面甚至还有许多木渣!

这他妈的,不是膈屁股,是要扎菊花了!

这种纸,狗用了都得围着长安城狂奔三天三夜!

李倓板着一张脸说道:“张旸,明日你便用这纸擦屁股!”

“啊?”

“自己造出来的,自己先用一用。”

“郎君饶了奴婢。”

“这是命令!”

第二日一大早,张旸一瘸一拐地端着早膳走进来,满脸委屈。

“张旸,你这是怎么了?”李倓明知故问道。

张旸尴尬地笑了笑。

等李倓用完早膳,张旸才总结道:“郎君,奴婢反思了一下,他们在工艺上还是太生疏了,以为可以压缩时间,不如奴婢今日出去找一找,为郎君寻得一家造纸工艺好的,确保能做好。”

李倓一边吃一边笑道:“我与你一同去。”

他思前想后,觉得张旸说的也有道理。

虽然造纸也不算特别难,但毕竟他们都是生手。

“外面人多眼杂,奴婢去就可以了,郎君在宅院里好好歇息吧。”

李倓却道:“去准备准备,我们立刻出发,记住,低调出行。”

见李倓执意要去,张旸只好应了一声:“是!”

虽说李隆基把亲王和皇孙们都各自放在一起居住,对宗室严管,可皇室成员出入还是比较自由的,只要不参与朝堂政务,哪怕是全长安城出了名的纨绔,也没什么人说。

不过李倓并不想太高调,毕竟李亨的身份太特殊了,无数双眼睛都盯着李亨。

长安城街头人来人往。

与大宋的东京,大明的南京不一样,这个时代的长安城街道两边,还看不见琳琅满目的商店。

只有靠近大明宫一带的坊,有了一些独立的商行。

这是中古时代帝国都城的特点,坊制还未被打破,严格执行着宵禁。

李倓心中又颇为好奇,他的目光在周围不断打量着,唐人的衣着也十分有特点。

胡风很盛,且样式繁多。

和刻板印象的古代不同,长安街头女子的身影也随处可见,而且她们穿的一个比一个有特点。

再就是街道很宽,非常宽!

李倓目测了一下,他现在所在的街道并非主干道,甚至只是长安城的小街,却也有二十几米宽。

据说长安城一共有六条主干街,俗称六街,六街除了通延平门和延兴门的东西大街宽55米,其余五条大街的宽度都在100米以上。

明德门内的朱雀大街,宽度更是达到了150米。

李倓又是一阵感慨,看来史料没有骗人啊!

他又瞥了一眼街道两边,两边各自都有宽约莫两米多的排水沟,这也是长安城的标配。

另外,一到春夏,长安城各个街道两侧绿树成荫。

连水渠两岸都住满了护堤树,

所以唐人张祐的诗这样写道:万树垂杨拂御沟,溶溶漾漾绕神州。

据说这些都是当年隋文帝杨坚修大兴城的时候,就规划好了的。


但却有人拍手叫好:“小郎君乃英雄也!”

唐人崇武,不是说着玩的。

在这里绝不会出现有几个读书人骂骂咧咧:呸!有辱斯文!

不会!

国民偶像李太白,还经常舞剑。

至于唐朝民间游侠力量,那更是不得不提。

李渊未举兵前,派长子李建成“于河东潜结英俊”、次子李世民“于晋阳密招豪友”。

唐代开国功臣中,刘弘基、柴绍等出身草莽,苏定方、秦琼等出身土匪。

李渊登基后,太子李建成为争皇位,竟“募长安恶少年二千余人”,组成长林兵。

所谓的恶少年,就相当于刚才那一群人。

唐代诗人王建在《羽林行》中称:“长安恶少出名字,楼下劫商楼上醉。”

所以,眼下这件事,官府未必会管,当官的都知道,这些人背后也都有官员罩着,不会随便给自己惹事的。

李倓朝周围那些人做叉手礼,表示回敬赞美。

外面的客人又陆陆续续进去。

“张旸,你留在这里,若是有官府的人来,你酌情处理,我先回去一趟。”

“郎君,这……”

“这是命令!”

“好。”

这时,人群中,有一部分人已经先行离去,便骑上马,朝城北赶去。

李倓也注意到了一些人急匆匆离开,他心里寻思着,那里面大概是有宫里的人。

来买纸的人,成分可不简单。

今日这件事,必然会传开,甚至很快就传到宫中。

如果自己的身份被识破,这个问题就可大可小。

往严重点说:皇族郡王在民间拿刀砍人,目无王法!

再往严重点说:皇族郡王借造纸营商为名,聚拢人员,怀疑有不臣之举。

李隆基是一个疑心重重的人,李倓这郡王的身份更特殊,他是太子之子。

朝堂上本就有太子和右相水火不容的局势。

这消息如果传到李林甫那里,李林甫必然又要借机掀起巨浪。

李倓都替李林甫想好套路了:以皇族郡王可能密谋为由,派人来查澄心堂。

派谁?

派吉温。

吉温和王鉷是李林甫麾下两个最没有下限的酷吏。

尤其是吉温。

天宝四年的兵部案,李林甫诬告整个兵部贪污,就是吉温审问,吉温故意在六十几名兵部官员隔着窗户,对两个死刑犯严刑逼供,那些官员以为是自己的同僚,一想到自己可能也会遭此待遇,纷纷认罪。

这自然是冤案。

事后有人说吉温对那些官员屈打成招,但却发现没有一个官员受过刑,全部是他们自己招供的。

这件事让李隆基都傻眼了,只能强行按压下来。

这说明,李林甫整人的手段,是极其可怕的。

历史上那些奸臣,论排除异己,在李林甫面前,都只有提鞋的份。

秦桧最大的黑点是杀岳飞,秦桧的政治手段不可谓不强,但排除异己的手段,跟李林甫比起来,依然不够格。

李倓心头有些发沉,他现在面临的对手,不是一般人。

而且如果踏上政坛这条路,就不仅仅是李林甫了,还有杨国忠、安禄山这些人。

至于现在,他必须赶回去,去哪里?

去太子别院!

去找李亨。

现在李亨的价值就出来了!

他必须马上将这件事告诉李亨!

一路赶回城北,李倓先回宅院换了一身衣服,才急匆匆去找李俶。

因为进宫不是说能进就能进的,没有李亨的召见,哪怕是亲儿子,也不能随便进去。

李俶就不同了,皇长孙,宫里的值班和内侍,那都让着走的。


这时,外面传来声音:“圣人驾到。”

宫娥们连忙行万福礼。

秦国夫人连忙道:“妾身给圣人问安。”

“你来了,免礼,免礼……”李隆基脸上已经忍不住露出笑容,他走到杨玉环身后,轻轻搭在杨玉环的香肩上,“爱妃……”

“三郎不是要去找梅妃么,还来妾身这里做什么呢?”

“什么梅妃,我就想爱妃,我心里只有爱妃,这些天我日思夜想。”

李隆基就像一个陷入热恋的少年一样,语气温和,眼神饱含柔情。

见杨玉环还不转身,李隆基哀怨道:“难道爱妃就一点都不想我吗?”

“妾身也一直思念三郎。”

说着,杨玉环转过身,那一脸的芦荟,顿时吓得李隆基一跳。

看见李隆基被吓到,杨玉环突然忍不住大笑起来,笑得花枝乱颤。

“三郎没事吧?”高力士立刻上前搀扶住李隆基。

得知眼前的女子是杨玉环,李隆基才缓过神来。

“三郎莫怕,妾身正在敷面膜。”杨玉环连忙站起来行万福礼。

方才看见李隆基被吓到,杨玉环心中的气也全消了。

这女人的气一消,整个人都变得柔软而明媚起来,尤其是漂亮的女人。

哪怕杨玉环脸上涂抹了芦荟,李隆基也感觉到了无比的舒适。

“何为面膜?”李隆基好奇地问道。

“妾身之前不是也制作过吗,只不过是用珍珠粉,涂抹在脸上,能驻容养颜。”

“哦,倒是想起来了。”李隆基这才点了点头,又问道,“那眼下这是何物?”

“这是芦荟研磨的面膜。”

“芦荟能驻容养颜?”

“能。”杨玉环得意地说道。

李隆基倒是也没有继续追问,他对这些无甚兴趣,倒是见杨玉环心情好了,他也开心了。

李亨回了太子别院,看见李倓和李俶正在吃茶,他叹了口气,将门关上。

“阿耶回来了。”

“坐吧,坐下说话。”李亨有气无力地说道。

“阿耶,情况如何?”李俶问道。

“被圣人骂了一顿。”李亨说道。

李俶微微一惊,迟疑道:“那岂不是……”

李亨又说道:“好在我在圣人面前好好求情,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一边的李倓心里忍不住笑道:李亨啊李亨,你就继续编吧,这种驾驭人的小伎俩,老子以前不知用过多少次。

“三郎。”李亨瞥了一眼正在专心致志吃茶的李倓。

“嗯?”

“以后行事要稳住,做任何事之前,要来先跟阿耶商量,这朝堂上下,比你想象的还要凶险,知道了吗?”

“知道了。”

“那个澄心堂,所有的账目,都拿到我这里来,明日我让大郎与你一起过去,澄心堂现在正式交给我来管。”

“恐怕不行。”

李亨脸色一沉,立刻借机开始发飙:“你知不知道现在情况有多危险!”

李倓不急不缓地问道:“阿耶现在急着接管过来,不怕右相趁机借题发挥吗?”

一提到李林甫,李亨的脖子就忍不住缩了回去,刚才那股气焰,立刻被压了下去。

当今大唐,不仅安禄山畏惧李林甫,太子李亨也同样害怕李林甫。

但李亨转念一想,李隆基那一关都过去了,李林甫还能翻出什么浪来?

他又要开口,岂料李倓说道:“阿耶是觉得,圣人都没有追究,李林甫那边就翻不出什么浪来了么?”

“这……你……”

“阿耶还是低估了右相,这样以后还会吃亏的。”

李倓的语气就是那种平静如水的,他坐在那里,给人一种人畜无害的感觉,但他的每一句话,都能让李亨刚提起来的气势,瞬间落下去。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