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秦宁之顾景元的现代都市小说《畅读全文版命在娇闺》,由网络作家“安瑾萱”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叫做《命在娇闺》是“安瑾萱”的小说。内容精选:宁是,对顾景元也是。她不想再和晋国公府的任何一个人扯上关系!秦宁之闭了闭眼,等再睁开的时候眸中只余一片冷凝。她抬眸对顾长宁笑了笑,“郡主,我还有事。”说着,拉动了缰绳。“等一下!”顾长宁伸手拦住她,急急地解释,“宁之你没事吧?是不是怪我没有去探望你?我也是在你写了信之后才知道你生病了,因为我被禁足了!”说着,神色愤愤,......
《畅读全文版命在娇闺》精彩片段
她收起心底的那些怅然感慨,不管过去再怎么痛苦,她已经重新活过来了。
她有很多机会去改变她的命运。
秦宁之拉动缰绳,打算往西边出发。
“秦宁之!”谁知下一秒,身后突然传来一声熟悉又兴奋的呼喊。
秦宁之几乎是立刻僵在了原地。
过了几秒钟,声音的主人已经来到她身旁,狠狠拍了下她的肩膀,才叽叽喳喳地开口:“好啊你不是跟我说最近很忙没空出来陪我玩么,害我无聊死了!你现在居然一个人偷跑出来!哇,秦宁之!你这匹马是谁送的?真好看!”
秦宁之听着这个声音,这个她记忆深处最为熟悉的声音,这个曾经无数个日夜在她耳边折磨她的声音,这个她拼命努力忘记却又忘不了的声音,心脏一阵阵发紧。
书闲郡主。
她的好朋友,顾长宁。
秦宁之想要笑,却怎么也笑不出,此刻她只觉得脑袋眩晕,需要紧紧抓住缰绳才不至于从马上掉下去。
“你干什么?傻了么?”顾长宁一张脸凑到她面前,困惑道。
秦宁之怔怔地看着突然出现在面前的脸。
是她记忆中的脸,鲜妍明媚,俏丽动人,好似初春的暖阳,又似漫山的春花,一笑起来,就像有阳光洒进你心底。
这是顾长宁最常出现在她面前的样子,总是带着感染人心的笑容。
可她印象最深刻的,却不是她的笑容,而是她哭得狼狈不堪的脸。
“宁之,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我只是想要帮你,我也是被人骗了!”顾长宁紧紧抱着她,哭得面红耳赤。
她当时脑袋嗡嗡的,听不清她的解释。
她只记得是顾长宁告诉她:宁之不好了,我二哥说要休了你,此刻正在书房写休书,你快去跟他好好谈谈!你别怕,我永远是站在你这一边的!
可等面无血色的她浑浑噩噩地赶去书房,等待她的却不是顾景元的休书,而是中了媚药的译表哥。
然后……就是天翻地覆。
顾长宁说她不是故意的,她也曾试着相信她,可是到头来,她被毫不留情地抛弃到庄子上,顾长宁却风光大嫁成了太子妃,直到她死,都没有再见过顾长宁。
在她最最绝望的时候,她曾经以为的最要好的朋友却毫无踪影,你要她怎么相信她?
也是,太子妃怎么能和她这个不知廉耻的弃妇纠缠在一起呢?
她不怪她,只愿此生再无关系。
很多事情一旦认清了也就不会再有任何执念。
对顾长宁是,对顾景元也是。
她不想再和晋国公府的任何一个人扯上关系!
秦宁之闭了闭眼,等再睁开的时候眸中只余一片冷凝。
她抬眸对顾长宁笑了笑,“郡主,我还有事。”说着,拉动了缰绳。
“等一下!”顾长宁伸手拦住她,急急地解释,“宁之你没事吧?是不是怪我没有去探望你?我也是在你写了信之后才知道你生病了,因为我被禁足了!”
说着,神色愤愤,“朱麟你知道吗?我跟你说过,他从封地回来了!一回来就找我的麻烦!说是上次我们放火烧的那间宅子是他名下的!什么人啊,分明就是看我不顺眼,气死我了!”
朱麟?铖王世子?
秦宁之听到这个名字稍稍愣了下,因为上一世铖王悲惨的遭遇。
不过她对这位世子并不熟,只能算点头之交,倒是顾家兄妹是跟他从小一块儿长大的青梅竹马。
秦宁之沐浴完的时候,方氏正好从秦老太太那儿回来。
她刚想问元氏的事儿,却见方氏皱眉,“身体刚好,怎么头发都不烘干就出来了,当心着凉。”
于是秦宁之只好被方氏押到暖阁里熏头发。
赤金掐丝珐琅的小熏炉,里头点了茉莉香薰,熏在头发上会带着清甜的花香。
“头发要烘干了才不会着凉。”方氏一手拿着熏炉,一手拨弄着秦宁之的头发。
母亲的手又暖和又温柔,秦宁之心里暖烘烘的,也就暂时放下了忧虑,软软地依偎在方氏身上,撒娇道:“若是只用银丝炭火就更好了,这甜甜的味道闻得我发腻。”
她一向不太爱女孩子的这些玩意儿,熏香这东西更是从小到大都没用过,也只在上一世嫁入国公府后,为了迎合国公府的环境,跟女眷们打好交道,才被顾长宁压着熏过几次香。
顾长宁说这会让她看起来更精致更体面些。
只是顾景元每次闻到都要皱眉头,虽然不曾明着说过什么,她却知道他不喜欢。
此后顾长宁再怎么劝她她也不肯用熏香了,直到她死。
“你是个姑娘家,如今也十二了,早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怎么就不知道替自己愁呢?还整天跟着孩子一样。”方氏听到这句话却皱起了眉头。
她认为爱美是姑娘家的天性,怎么她的女儿就跟别人不一样呢?
方氏望向菱花铜镜中明眸流盼,朱唇皓齿的小小少女,无奈地叹了口气。
其实宁之长得多好看啊!可怎么就没开窍呢,整日里只知道舞刀弄枪,跟她母家几个表哥也不知道避嫌,有时候她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她也不是没想过就让宁之嫁给她表哥,译哥儿是个好孩子,又是方府的长子嫡孙,前途无量,最关键是他对宁之好,宁之也愿意同他亲近。
只是她思来想去了很久,还跟顾妈妈做过商量,最终还是觉得译哥儿并非宁之的良配。
原因无他,是因为方府不是个好去处。
她是在方家长大的孩子,那里头的水深火热只有她清楚,她好不容易逃出来了,又怎么能把宁之送入火坑呢?
她那继母,就连她嫁到秦府后都三番五次找她的麻烦,更别提宁之嫁过去后要被她怎么欺辱了!
她千娇万宠的女儿可不是为了嫁到别人家被苛刻虐待的!
不过关于宁之的婚事,前阵子大嫂倒是跟她提过一茬,说是户部李侍郎家的大公子要娶妻,没有别的要求,长得顺眼就行。
本来大嫂是给二姐儿相看的,哪知道被老太太知道骂了一顿,说二姐儿的婚事由她做主,谁也不能插手包括大哥大嫂。
于是这事便搁置了,可保山都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就在下月初五,李侍郎家也不是好得罪的,大嫂就想说给宁之。
她本来想找个机会跟大嫂具体聊一聊的,谁知道突然出了宁之落水的事儿,再就是今日的争锋相对,这么好的婚事,大嫂怕是不会愿意再给宁之留着了。
或许会留给五姐儿吧,虽说只是个庶出嫡女,可李家不介意啊!
想到这儿,方氏的眸光黯淡了几分,心里不可谓不可惜。
秦宁之却不知道方氏已经为了她的婚事操心了这么多,只是随着方氏的视线,也看向了菱花镜中的小姑娘。
长眉如黛,眼波若水,眉目间带着几分年轻的肆意张扬,又隐隐透出一股奇异的端庄沉静。
原来这就是十二岁的她啊!
自她重生以来她还没好好看过自己十二岁的样子,跟长大后的她有些不一样呢!
从前晋国公夫人总说她的一双眉眼生得太英气,特别是一双眼睛总是直勾勾地看着人,好像要看透人心,让人瞧着十分不喜。
原来十二岁的她是弯弯的柳叶眉,圆圆的杏仁眼,略一垂眸,竟也有几分晋国公夫人喜欢的温婉乖顺。
皮肤还没有因为长年累月的在外习武而变黑,反而光滑如羊脂白玉,还透着健康的红润,瞧着十分精神。
唯一没变的就是一双嘴唇,嫣红水润,像是染了石榴汁。
秦宁之下意识地伸出手碰了碰自己的嘴唇。
她想起了顾景元。
想起顾景元对她处处不喜,却唯独喜欢她的这一双唇。
顾景元很喜欢吻她。
他最喜欢遮住她的眼,或是浅尝辄止或是狂风骤雨地亲吻她的唇。
其实好几次她都忍不住想问他:你到底有没有一点喜欢我呢?
可只要一对上顾景元清冷疏离的眉眼,她就胆怯了。
她很怕顾景元会不高兴,成亲四年,每一天都过得格外小心翼翼。
而现在,十二岁的她,张扬肆意,怕是怎么都不肯相信这世上能有一个人叫她卑微至此,叫她失去了全部的自我和尊严。
镜子里的面容渐渐模糊,秦宁之仿佛看到了长大后的她,那个为了顾景元已经失去了鲜活颜色的她,形容枯槁,死气沉沉,那么得可怕。
所以那样的她,连替父母讨个公道都不得善终。
她自己都过得如此糟糕,讨公道?不过是个笑话罢了。
闭了闭眼,秦宁之再睁开眼睛的时候,菱花铜镜中又变成了还鲜活俏丽的十二岁的她。
真好。
“母亲,三婶娘到底出了什么事?”要想改变未来,就要从每一件可能的事着手。
她若是改变了三婶娘的命运,是不是也能改变父亲、母亲以及她自己的命运?
方氏没料到秦宁之这么关心元氏的事,不过她一向对自己的儿女没什么保留和怀疑,只奇怪了一下便回答道:“你三叔在外头养了一对母子,可能还要抬进门来做妾。”
“不要你跟我们去!”文哥儿最先反应过来,连忙拒绝。
他才不要姐姐跟他们一起去呢,姐姐只会闯祸、惹是生非,他才不要跟着姐姐一起丢人呢!
“四姐姐难道没有和晋国公府的书闲郡主约好么?”秦秀之也想起秦宁之的种种恶劣行径,忙找了个理由委婉拒绝。
秦玉之显得有些尴尬,“宁之,你看……”
这是要她自己婉拒。
他们一个个都表现得这样明显,对她避之不及,她也没必要自讨没趣,于是笑了笑,“我刚想起,和人有约。”
晋国公府和书闲郡主这几个字在舌尖绕了几圈却是怎么也说不出口。
还是不够镇定啊!
秦秀之和文哥儿都松了口气,还好四姐姐没发脾气。
秦玉之却是不动声色地看了她一眼。
秦宁之自从落了水后,越来越怪了。
秦宁之也不想继续留在这里讨人嫌,便道:“没什么事的话我先回去了。”想了想,还是看向文哥儿,“文哥儿你要跟姐姐回去吗?姐姐让人做了你最爱吃的……”
“我不要!我要留在这里和二姐姐、五姐姐玩!”文哥儿把头抬得高高的,一副不畏强权的模样。
小小的人儿做出这副样子很好笑,可秦宁之却怎么也笑不出来,这该是她意料之中的答案啊!
唉,难道是被晋国公府这四个字给影响了吗?
秦玉之看着她离去的背影,弯唇得意地笑了笑。
秦宁之出了屋子,外面的冷空气一下子朝她袭来,让她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姑娘您没事吧?”青瑶担忧地问道,又不敢上前,生怕惹得这位小祖宗发脾气。
方才在屋子里她看得清清楚楚,不管怎么说,小少爷也太过分了!姑娘可是她亲姐姐,小少爷居然联合长房和三房的姑娘欺负她们家姑娘!
太可恶了!一定要告诉太太,狠狠教育小少爷一顿!让他再胳膊肘往外拐!
咦,她为什么会觉得姑娘被欺负了?这不科学!
“我没事,舒服多了。”郁结在心底的怨气一下子发了出来,舒服多了。
是她分不清上一世和这一世,才会让自己这样难受。
现在的秀儿怎么跟上一世的秀儿比。
现在的文哥儿也没有上一世那样痛恨她。
一切都还没发生呢!
她现在要做的不是抱怨,而是改变。
一会儿等母亲出来了就要问清楚三婶娘的事,前一世三婶娘是怎么死的连秀儿都不知道,府里也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真是诡异得很。
不管怎么说她都不会让秀儿落到上一世那般凄惨的下场。
“四姑娘,老太太说姑娘们可以过去了。”老太太身边的贴身丫鬟绿竹走了过来,恭敬地问好。
秦宁之讶异,三婶娘的事儿解决了?
“二姐姐他们还在屋子里,我先过去。”秦宁之扔下这句话,忙赶了过去。
绿竹早习惯了四姑娘的无礼,见状也不觉得奇怪,反倒觉得四姑娘性子好了许多,以前四姑娘可是一句话都懒得跟他们说的。
秦宁之进了屋子的时候并没有瞧见元氏,只看见陈氏和方氏垂首安静地立在一旁,周围侍立的丫鬟也都低着头,整个屋子里噤若寒蝉。
秦老太太一身暗紫色福寿纹褙子,坐在暖炕上,一手撑着茶几,一手扶着胸口,脸上泛着余怒未消的红晕。
“怎么就你一个?文哥儿呢?”秦老太太看到她,立刻怒目而视,却不问秦玉之和秦秀之。
原来是找她来问罪的。
三婶娘出了事,祖母也没有闲情逸致来管小孩子间的玩闹。
还是太讨厌她了,特别想罚她?
秦宁之想起上一世她病了许久,久到祖母惩罚她的事儿都不了了之,怕是要气得吹胡子瞪眼。
秦宁之忍不住笑了笑,答道:“绿竹去喊了。”
“你没跟他们在一起?”老太太话问出口又了然,这孽障从来不跟府里的兄弟姐妹亲近,她喜欢她外祖家的几个表兄弟!
不孝女!那就不是她娘嫡亲兄弟肚子里出来的,真那么喜欢,早早打发了嫁过去了事!
秦老太太好不容易被陈氏和方氏平息的怒火又被秦宁之点燃了,随后拿起手边的茶杯砸了过去,“孽障!”
秦宁之没有闪躲,那茶杯就生生砸在了她的腿上,钻心的疼痛。
可再怎么痛也比不上她午夜梦回时绝望的苦痛。
“母亲!”方氏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坏了,话出口嗓子都哑了。
陈氏也没料到老太太会突然去砸秦宁之。
而老太太本人则是没料到……秦宁之居然不躲?!
这孽障在想什么呢?!
秦宁之低下头看地上被摔得四分五裂的粉彩茶盏,再看看裙子上濡湿的茶水和几片泡开的茶叶,自嘲地笑了笑。
很好,祖母能解气就好。
她又直挺挺地跪了下来,望着祖母,望着此刻才五十出头,保养得当,而不是对她失望透顶时那满头珠翠都掩饰不住苍老的祖母,颤声道:“祖母,我错了。”
“你……”秦老太太惊愕在那里,好半响都找不到语言才组织自己此刻的心情。
这,这丫头是吃错什么药了吧!
“祖母,宁之真的知错了。”秦宁之又伏下身,轻轻磕了一个头。
她是真的错了,错在任性妄为,错在识人不清。
从前她认为祖母偏心长房,是因为父亲的官位才不得已和他们住在一起,所以她总是故意触怒她。
她讨厌祖母偏心得理直气壮。
可是父亲死讯传来的那一日,祖母一夜之间白了头,抱着将士送来的父亲的衣冠哭了整整三天三夜。
从那以后祖母的视力便不大好。
后来出了她当众要求皇上赐婚的事儿,祖母更是一下子苍老了十岁。
上一世她从未在乎过祖母对她的看法,也不曾思考过祖母是不是真的厌恶她,直到后来她众叛亲离,祖母去找她,说了那番话。
她才懵懵懂懂地明白,祖母不是厌恶她,只是对她失望透顶。
就像是面对不肯读书的父亲,祖母觉得对不起祖父、对不起秦家列祖列宗,所以她打骂父亲,责怪父亲,都只是因为失望。
可父亲和她,都还是祖母心底的人。
上一世她怎么也想不明白的事情,这一世终于顿悟。
她虽然不奢望和祖母骨肉情深,承欢绕膝,但是希望这一世,至少能少一些针锋相对,少一些怨恨失望。
一番收拾后,方氏才带着秦宁之和文哥儿去给秦老太太请安。
秦府是典型的三进三出的大院子,府内建筑中规中矩,跟京城大多数人家的院落差不多,秦老太太的荣寿堂和大太太陈氏的天香苑都在府中的中轴线上。
方氏他们的院落在秦府西边,一般会来的迟一些,今日一行人赶到荣寿堂的时候却碰上同来请安的大太太陈氏和二姑娘秦玉之。
秦玉之还是一如往常的亭亭玉秀,穿一件玉色对襟交领小袄,外罩湖绿色绣月梅褙子,下着一条白色挑线长裙,挽着双刀髻,简单地插了一支白玉发簪,端的是仙姿玉色、风华绝代。
这样的美人儿也难怪能嫁到承恩侯府,只是后来养得珠圆玉润的,失了满身的书卷气,是日子太好过了吧!
秦宁之想着,嘴角扯出一抹讽刺的笑。
建立在别人苦痛上的快乐,总是要有报应的。
“宁之身体好全了?可还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这时候,一道刺耳的声音拉回了秦宁之的思绪。
“大伯母那儿刚得了一块上好的血燕窝,最是滋补身体。你刚刚病愈,可要好好养着,万不能烙下病根。”
其实这声音很温柔和煦,只是在秦宁之听来,却格外刺耳。
她方才故意不去看她,却还是避不开她。
大太太——陈氏。
前世逼死母亲的罪魁祸首。
秦宁之眯着眼睛朝她望过去,只望到一双饱含恳切担忧的眸子,可她却觉得这眸子好像淬了毒,下一秒就要让她生不如死、痛不欲生。
她想起在大伯父书房顶上偷听到的那些话。
陈氏说:“读书有什么用?你真有脑子就该用在正途上!你二弟从小就叛逆现在整个秦府还不是看他的脸色行事,那四丫头就是个混账东西,却因为你二弟的缘故谁都奈何不了她,我还要给她好脸色捧着,这种日子我早就受够了!说是大房管家可老爷你超不过那秦寅我们大房早晚要被他们踩在脚下无法翻身!”
当时她还洋洋得意,觉得父亲果然厉害,大伯父大伯母再不服气又有何用?
可是没过多久,父亲战死沙场,母亲悲痛殉情的噩耗就狠狠将她打入了万丈深渊。
她没有多想,哪怕后来她听到陈氏跟大伯父谋划着该如何正大光明夺取文哥儿的侯爷爵位时,她除了觉得大房趁人之危欺负文哥儿年纪小,都没有多想别的什么。
直到后来,后来……
秦宁之的手紧紧攥在了一起,浑身的血液都凝结成了冰。
伪善恶毒的陈氏和懦弱无能的大伯父是害死父亲和母亲的凶手!
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勾结外人引狼入室,害得父亲战死,母亲殉情,害得她身败名裂永不翻身。
她恨毒了陈氏。
上一世若不是她要查清幕后真凶是谁,她早就会一刀了结了陈氏。
这一世她定要让陈氏尝一尝众叛亲离、痛不欲生的滋味!
许是秦宁之的恨意太强烈,陈氏和秦玉之明显被吓住了。
“四妹妹这是怎么了?怎么,怎么跟见到仇人似的。”秦玉之故作玩笑地开口,心中却疑窦重生。
可不是仇人吗,而且是血海深仇。
“我知道吕大夫是大伯母的人。”秦宁之收敛心神,淡淡开口。
原来是这件事,怎么弄得跟血海深仇似的,这四丫头的戾气越来越重了。
陈氏心中不屑,面上却温和道:“吕大夫也是不知道咱们宁之竟然通医理,才想着不要在病患面前说太多免得坏了规矩,却不知道这是班门弄斧了。大伯母已经训斥过他了,宁之若不喜欢以后便不再用他了。”
陈氏的一番话又替吕大夫解释了,又捧杀了她的医术,更重要的是,这件事传出去了,她刁蛮无理,任性跋扈的名声就更坐实了。
陈氏看似在维护她,其实是在害她。
连母亲这样宠着她的都会觉得不妥。
果然便听方氏道:“大嫂,这可万万使不得,宁之就是小孩子脾气,可不能纵着她。”
方氏这是商量的口吻,她虽然跟元氏更谈得来,却也很敬重自己的大嫂,觉得她管家很不容易,再者她又对宁之和文哥儿视如己出,很是难得。
“是啊,我只是开玩笑,大伯母没必要动真格,吕大夫也不容易。”秦宁之耸耸肩,晒然一笑。
陈氏一愣。
往常她这么说,四丫头早就同意了,不添一句再罚吕大夫两个月的诊金就已经算是留情面了。
怎么今日,不仅为吕大夫说话,还把话说得好像是她不近人情似的。
陈氏的脸色有些不好看。
难道真如玉儿所说,这秦宁之烧坏了脑子?
“不过我最近身体是有些虚,大伯母方才说要送我血燕窝可是真的?那宁之就在此谢过大伯母了。”秦宁之说着,盈盈一拜,端的是端庄大方。
陈氏的脸色一下子青了。
这死丫头,前几天刚讹了玉儿一块上好水头的翡翠平安扣!就在文哥儿那脖子上挂着呢!
真是气死她了!
方氏赶紧扯了扯秦宁之的衣袖,“宁之……”
这种客气话,听听就好,哪能当真啊!
“怎么?是大伯母说的啊!他们都听到了。”秦宁之理直气壮地指了指廊下站着的丫鬟婆子。
丫鬟婆子们立马低下头表示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今儿个四姑娘虽然没发脾气,但瞧着更是硝烟弥漫啊!
不过大太太的确说要送血燕窝了,怎么,难道是假的?
“是啊!大伯母的确说了,我记得,千真万确!”小小的文哥儿虽然不懂大人间的你来我往,但是他只知道,大伯母的确说了,就算他喜欢大伯母不喜欢姐姐也得承认!
陈氏的脸色更青了。
“自然是真的。”陈氏几乎是咬着牙说出这句话,不过她克制的很好,脸上依旧仪态万方,“一会儿给老太太请了安,大伯母就差人给宁之送过去。”
“母亲。”年纪还小的秦玉之站不住了,那血燕窝可是外祖母送来的,她还一口没尝过呢!
早知如此,还充什么面子啊!
她的翡翠平安扣还没拿回来呢!
陈氏暗暗瞪了她一眼,再气又怎么样,再气也只能忍下来。
面子比天大!
“既然大伯母坚持,那宁之就却之不恭了。”秦宁之笑盈盈地应下,一副无辜的模样。
这叫什么话!
这死丫头生了场病真是越来越刁钻了!
不过别得意,总有一天要叫二房知道什么叫长幼尊卑,什么叫祖宗规矩!
正在这时候,老太太的屋子里突然传来了一阵响动,先是瓷器落地的声音,然后又是老太太的怒吼:“你这叫什么话,你是要气死我,你是存心要气死我!”
“怎么了?”方氏还想着如何跟陈氏赔罪,此刻听到动静,吓了一跳,想好的那些话立刻抛到了九霄云外。
秦宁之也吓了一跳,上一世因为吕大夫的缘故,她在病中病了足足一月有余,连上元节的花灯会都没参加,更不知道今天老太太这儿发生了什么事。
不过她知道三太太元氏就是上元节后没几天自缢的,难不成就跟今天这事有关?
她忙竖着耳朵去听。
里面传来三太太元氏嘤嘤的哭泣声,好不伤心。
方氏听到元氏的声音立刻变了脸色。
她不是跟三弟妹说好让她自己再去查清楚么,怎么她就忍不住跟老太太说了,这可如何是好?
老太太一向不喜欢三弟这个庶子,更瞧不上小门小户出身的三弟妹,哪里会替她做什么主啊!
只怕到时候不让查,直接把人给接进府了!
陈氏倒是淡定,道:“二弟妹,咱们进去劝一劝母亲。”
看她的样子一点都不惊讶,好像早已知晓此事。
秦宁之不动声色地垂下了眸,难怪陈氏今日也来的这么晚,是早就知道三婶娘在找祖母谈事,怕波及她,所以故意来晚了,好等母亲进去拉个垫背的。
“玉儿你带宁之和文哥儿去隔间等着。”陈氏吩咐道,便携着面色焦急的方氏进了屋子。
秦宁之想要跟过去,却被秦玉之挽住了手臂,“四妹妹,我们去隔间吧!”
她这副亲密无间的样子真看不出来方才的一番交锋。
秦宁之佩服她的心理素质,又想着上一世她在病中母亲也没吃了亏,她贸然闯进去反倒坏事,至于三婶娘的事还是等回去再问母亲吧!
于是便点了点头,“好。”
陈氏对方氏心知肚明,忙拍了拍她的手以作安慰,“二弟妹别急,小孩子的喜好当不得真的。”
方氏惊喜地看向陈氏。
陈氏朝她点点头,“我们改日再谈。”
秦宁之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眸中浮出一丝嘲讽的笑容,再看向众人时脸上只余一片坦荡淡然,“是吗?我收到过的礼物太多了,实在记不清方才那副耳坠子是谁送的了,就是看它小巧不累赘衬我今天这身衣服,没想到……”她说着,看向秦玉之,眸中有促狭的笑意,“二姐姐你倒是清楚得很,看来……很关心嘛!”
很关心?关心什么?
关心她秦宁之还是关心方译问?
呸,方家的人也配!
秦玉之的脸上涨红一片。
她怎么忘了,怎么忘了秦宁之如今伶牙俐齿,根本不是以前那个受了委屈侮辱只会喊打喊杀的没脑子的蠢货!
秦宁之又对着秦玉之粲然一笑,“不过还是不劳烦二姐姐你关心了,我可不想让二姐姐再有机会说我讹你,这人情债我还不起。”
她说完,也不管秦玉之青白交加的脸色,直接对青瑶道:“你一个人去找就可以了。”
青瑶反应过来,忙低头退了下去。
众人也才恍恍惚惚地反应过来。
方才四姑娘是又反将了二姑娘一军?
看看二姑娘这变幻莫测的脸色,可,可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颜面尽失呐!
“玉儿一向心细,收到礼物都要登记造册分门别类地归好,记住这些也是为了将来方便回礼。”陈氏抿着唇,替秦玉之解释,只是怎么看脸色怎么不好。
这已经是第二次了,第二次她的女儿被秦宁之弄得颜面无存!
“况且,自家姐妹帮忙是应该的,什么讹不讹的,宁之你是多虑了。”陈氏又转向秦宁之,好言好语道。
哦,这是在暗中骂她小家子气。
秦宁之好笑地看着陈氏。
所以,她该大方地表示无所谓?
可秦玉之假惺惺地帮她实则诋毁她的声誉,她怎么能轻易放过她呢?
她秦宁之该一巴掌招呼上去让秦玉之今后小心着点说话才对。
秦宁之眯了眯眼。
秦玉之脸色一白,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一步。
她知道这是秦宁之暴怒的前兆。
陈氏也握紧了手,心里紧张却也盼望着秦宁之能动手打人。
众人都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想着一会儿四姑娘动手她们该躲到哪儿才不会被无辜牵连。
方氏的心都跳到了嗓子眼,忙上前想阻止秦宁之,还没走近,却听秦宁之沉声道:“既然心细那二姐姐就更应该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所以方才二姐姐是故意的?”
“我没有!”秦玉之急忙反驳,可怎么看怎么心虚。
“没有?”秦宁之冷笑一声,“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在这府中三番四次宣扬我跟译表哥玩得好的都是二姐姐身边的丫鬟吧?”
秦宁之虽然喜欢和方家的人一起玩耍,但她也知道男女有别,况且她对方译问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心思,相处起来一向坦荡大方,译表哥又是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性子,就因为年纪相仿所以传出这样的流言来?
没经历过是非怎么会明白流言有多可怕?
“你,你胡说八道什么!”秦玉之脸上白惨惨的一片。
这控诉可就大了!
秦宁之是不是吃错药了,揪着这件事不放是不是有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