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多了几分热闹。
家家户户开始忙碌起来,贴春联、包饺子、炸麻花,孩子们在雪地里追逐嬉戏,笑声在街巷间回荡。
镇中心的广场上,村民们搭起了简易的舞台,用松枝和红布装饰,准备举办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会。
这是雪松镇最重要的活动,乡亲们围着篝火,看表演、唠家常,仿佛冬日的严寒都被这团火光驱散。
小杰这段时间过得像在云端。
自从父亲李明勉强同意他学唢呐,他几乎把所有课余时间都花在了音乐上。
每天放学,他都会留在学校,向刘师傅请教唢呐的指法和气息。
劉师傅是个耐心又严厉的老师,教得认真,偶尔也会讲些年轻时在宣传队吹唢呐的趣事。
小杰学得很快,短短几个月,他已经能吹出完整的《正月里来》,虽然音色还不够圆润,但那股子灵气让刘师傅频频点头。
“杰啊,你有天赋,心也静,往后多练,准能成大器。”
刘师傅拍着小杰的肩膀,笑得满脸褶子。
小杰听了,眼睛亮得像雪地里的星星,回家路上都忍不住哼着调子,恨不得立刻把这话告诉母亲秀兰。
这天,学校宣布了一个大消息:春节联欢会将邀请学生表演,小杰被刘师傅选中,代表初二年级吹一曲唢呐独奏。
小杰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跑回家就扑到炕上,抱着秀兰的胳膊嚷道:“妈!
我要在联欢会上吹唢呐!
刘老师说让我演《正月里来》!”
秀兰笑着摸了摸他的头:“行啊,咱家小杰要上大舞台了!
到时候妈给你鼓掌!”
她转头看向正在喝茶的李明,试探着说:“明哥,杰儿这回可得好好表现,你说是不是?”
李明放下茶碗,抬头看了小杰一眼。
儿子的兴奋像一团火,烧得他心里暖暖的,可也烧得他有些不安。
他点了点头,语气平静:“嗯,演就演吧,别忘了功课。”
小杰忙不迭地点头,跑回自己那小角落,拿起刘师傅借他的唢呐,轻轻擦拭,像是在呵护一件宝贝。
联欢会那天,雪松镇的广场热闹得像过年。
夜幕降临,篝火熊熊燃烧,火光映红了乡亲们的脸。
舞台是用木板和竹竿搭成的,简陋却喜庆,上面挂着一条红布横幅,写着“雪松镇1996年春节联欢会”。
村民们裹着厚棉袄,围着舞台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