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桃花县的县令也收到了楚辞的回信,他们松阳县也是水井干枯。
桃花县的县令没有侥幸心理了,无奈的把信放在桌子上说道。
“松阳县现在也是水井干枯,梨花县也同样如此,看来我们这几个县城的地下水出了问题。”
桃花县的师爷见此,安慰刘县令说道。
“大人,既然是群体的问题,那么大人你就不用担心,天塌下来还有高个子顶着呢,松阳县的县令不是有本事吗,他们水井干枯,肯定不会坐以待毙的。”
刘县令闻言,瞥了那师爷一眼说道。
“楚辞她当然不担心,人家已经挖好了水渠,就算没有井水也不会断水。”
说到这里,刘县令百思不得其解的说道。
“他们松阳县这么穷,这个楚辞到底是怎么让松阳县的那些百姓,放下手里面的活去给她挖水渠的。”
他好歹也是在桃花县当了十几年的县令,也算是深入人心。
就算是这样,他放话让百姓们去挖水渠,回应的也是寥寥无几。
但是楚辞才刚刚到松阳县上任。
按理来说,和那里的百姓并不相熟,为什么一去上任,就能这么顺利的开展她挖水渠的工作。
师爷闻言,有些尴尬的看了刘县令一眼,小声的说道。
“听说楚大人当时包他们伙食,馒头管够。”
“还包伙食?她松阳县穷得叮当响,哪来的钱买馒头。”
松阳县都穷的连个县令都没有了,官府肯定没有存款啊。
师爷回道。
“大人,是那个楚大人自掏腰包给他们买的,现在楚大人在他们松阳县的地位可是非比寻常呢。”
刘县令一听到这事,就不言语了。
半天喃喃的说道。
“自掏腰包,这事本官才不干,那些百姓不愿意挖水渠,渴的是他们自己!”
就算他桃花县断水,他刘县令也不会断水。
手下的人大不了每天去河里挑水,反正他是不受影响。
他身边的师爷却对他提醒说道。
“大人,还有5个月,就是知府大人下来评判各位县令功绩的时候了。”
一提这事儿倒是让刘县令想起来了。
是啊,他可是卯着劲儿,要在这一次评个优秀。
现在他水车都买了,总不能就真的把水渠的事情就这样搁着吧。
况且他们松阳县已经挖好水渠了,他本来就已经慢人一步,可不能继续慢下去了。
刘县令一咬牙,对师爷说道。
“你传令一下去,但凡是参加挖水渠的百姓,本官也给他们包一顿饭。”
那师爷提醒刘县令说道。
“大人,楚县令是包他们一天三顿饭的。”
刘县令听到之后倒抽一口凉气,觉得楚辞不愧是从京城里面出来的,就是财大气粗。
居然一下子就给几百号百姓包一天三顿的饭,但是他为了不甘落后,一咬牙说道。
“行,本官给他们包三顿饭,不就是馒头吗,给他们买就是,只要他们赶紧把水渠给我挖出来就行!”
师爷点头答应了之后,接着提醒刘县令说道。
“大人,这几天咱们桃花县的麦子也要准备收割了,到时候还请大人一起去参观称重。”
古代粮食收割这可是大事,每一次粮食收割都要县令当场称重,并计算下来亩产斤数,然后上报给朝廷。
刘县令也知道这个流程,所以说道。
“这个本官知道,你让他们不要耽误了挖水渠的事情就行了。”